筑牢生态屏障 书写大漠新篇【9】
4月17日,参与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攻坚战的中铁四局城轨分公司员工,在腾格里沙漠腹地栽植耐旱抗风沙的花棒。
作为国家“三北”工程攻坚战的核心战场,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(二期)(阿拉善盟)是黄河“几字弯”攻坚战与河西走廊—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标志性工程。项目总投资22.66亿元,治理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(相当于14个北京市面积(北京市面积按约1.64万平方公里计算)),中铁四局城轨分公司承建了其中140.364万亩的建设任务,包含人工造灌木林4万亩,退化林修复43.334万亩、飞播造林13.68万亩、人工种草35.13万亩、围栏封育3.8万亩、工程固沙40.42万亩。该项目通过“天然林保护与营造林”“退化草原修复”“荒漠化治理”三大核心工程,构建起“点线面结合、封飞造统筹”的生态防护体系。项目建成后,将显著提升阿拉善盟防风固沙能力,降低沙尘暴频次,为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注入强劲动能。
自进场施工以来,该项目部针对腾格里、巴丹吉林等沙漠流动沙丘,采用“机械压沙 + 网格沙障”模式,累计投入4000余名作业人员、800余台机械,通过大规模投入使用手扶式双轮固沙机、打坑机、六驱洒水车等设备,将耐旱抗风沙的花棒种植在用稻草压制的草方格中,形成规则有序的“沙漠格子”景观。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工程固沙40.42万亩、人工种草33.68万亩。
在退化林修复工程方面,项目部攻克“苗木成活率低”难题,通过“选苗验苗—假植保活—灌溉养护”技术链,充分把握春季种植、秋季补植的黄金施工时期,在保障苗木成活率的同时带动原生林生长,有效遏制沙漠扩张。目前项目部已累计完成退化林修复31.93万亩,其中阿拉善左旗片区退化林修复工程15万亩已全部完成,并顺利通过验收,苗木存活率达85%以上,远超设计要求的70%,是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(二期)首个顺利通过验收的种植类施工片区。史家民摄